教育部日前公布第二批1000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部署各地做好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实现急救教育试点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教育部鼓励各地和试点学校将急救教育纳入课程和学分体系,开发学校急救教育相关证书。
2021年,教育部组织首批150所学校参与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并明确加强对校园常见的气道异物梗阻等紧急救护,创伤出血与止血、关节脱位与扭伤等创伤救护,淹溺、烧烫伤、中暑等意外伤害,火灾、地震、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教育,配备足用、实用、适用的校园急救设施设备。
记者注意到,第二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由首批150所增至1000所,其中北京学校从首批5所增至第二批30所,涉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覆盖高校、职校和中小学校。
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南要求试点学校建强师资队伍,组织校医、体育与健康课教师、班主任等教职员工参加急救教育师资培训,完成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教职员工在学校内开展急救教育培训,面向师生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鼓励各地组织开展学校急救教育教学竞赛、示范课展示和教研交流活动,推动急救教育走深走实。鼓励各地建立区域急救师资共享资源库,急救教育基础好、师资充足的学校可为基础弱、师资不够的学校提供师资协助。
同时,分阶段开展急救培训。各试点学校要积极利用教师培训、学生军训、体育与健康课程等渠道和载体,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在学前阶段,引导幼儿了解简单急救常识,树立安全健康意识;义务教育阶段,使学生熟悉基本急救知识,提升生命安全和应急救护意识;高中教育阶段,使学生掌握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师生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知识与技能。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遴选学校或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作为培训基地,指导和协助试点学校开展急救教育培训。教育部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试点学校组织开展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竞赛、展示等活动。鼓励各地和试点学校将急救教育纳入课程和学分体系,并将地域和专业特色与急救教育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有条件的省份或试点学校探索开发学校急救教育相关证书,用于记载师生参与急救教育的经历和时长等。
试点学校试点周期结束后,评估合格的将授予“全国急救教育学校”称号。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实习记者 何蕊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试点学校急救教育 相关新闻加载中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