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一模陆续结束,部分区已经出分,最近几个天才考试的区估计要到五一假期后才有分数。
目前正在收集和统计各区的分数和排名,务求还原一个难度。昨天的收集表忘记让大家填排名了,已出分并且有排名的家长可以继续填写这个:
昨晚整理了一下现有资料,大致得出一个天河区和增城区的一模与中考的换算,发在了备用号。
直接摆个结论先。
天河一模+15~25分大致等于中考成绩。
增城一模+5~15分大致等于中考成绩。
其中,成绩越低,加分幅度可以越大,感觉学生状态越好,加分幅度可以越大。
回到本文正题,用一模卷作为例子,讲讲接下来数学的复习。
首先必须再次强调一些观点:
广州数学中考的难度历年来非常稳定,稳如老狗的那种。即基础题非常基础,而压轴题多数情况下就是比较难(但比很多区一模简单)。
一方面,数学拿到110+难度极大,去年全市只有817人,占比约0.7%。另一方面,数学90分以上是目标为示范性高中的同学的要求,100+则是目标是第一梯度线同学的要求。
我在下文分析过这个数据,没看过的家长建议先看看。
基于上述判断,那么努力往90+和100+靠拢,压轴题尽力但不强求,应该是更合理的策略。
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完美做好基础题,然后做对尽可能多的中档题,外加两道压轴题的第一个问,这里分值合计约80分。题目9,10,15,16,23属于中等题,这里22分,剩余18分归入压轴题。
这份越秀区的卷子难吗?我认为是难的,至少是远远难于中考的。具体表现在基础题出了一些有坑并且相对少见的考法,中等题难度大要求高,压轴题也比这些年中考要难不少。
下面举例说明。
第4题,考科学记数法,简单考点,但这里挖了个小坑,单位换算后小数点挪了一位,粗心或者不够扎实的同学有踩坑的可能。
第8题,考统计,简单考点。但题目并非简单的计算,或者找出中位数众数等,而是用了一个很少见的方式,让学判断“课外阅读物的数量”为2和3的人数尽管不知道,但只需要知道其和为5(35-9-7-9-3-2=5),则不影响中位数和众数。
对该知识点只有简单机械记忆的同学,看到这道题可能会懵一阵子。
以上是两个基础题的例子。对同学们来说,你在复习的时候,要确保所有基础题完美解决,完美的意思是拿到全部的分数。每一份真题卷,基础题丢掉的分数必须刨根问底弄明白答案和原理,思考自己错误的原因,保证下次遇到类似的不要再出错。
有学生和家长,老师希望问出一些方法和捷径,希望快速提高数学成绩。我的答案是没有捷径,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做好每一份卷子,然后去总结和吸取教训。
接下来是中档题,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份卷子难度高,我认为最主要表现是中档题难度高。
中档题和基础题的最大区别,我认为是后者考点是相对单一和浅显的,而后者则是多元和深入的。
像第十题,考二次函数图像的理解,是典型得考得深入的。光靠课本上学来的如“参数符号对函数图像的影响”并不足以解决问题,它要求学生首先要能够用“对称轴的性质”来确定对称轴,然后通过动笔尝试画图,对同时含有三个参数的式子化简等方式去解题。
当然,这是一道选择题,从选项判断,只要确定前三个结论,相对更复杂的第④个结论是可以不需要看得,这就是做题技巧的范畴了。
像23题,作为压轴题前的最后一道大题,它说易绝对不易,说难也不会特别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像这道题目,就是典型的考点多元的代表。它考到了作图(垂直平分线),三角形角相关的不少性质,圆里头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以及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的性质,还要用到相似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等来解题。
当中的吗每一个环节,单独拎出来同学们可能都明白,但串联在一道题里面,很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就是想不起来这道题原来要用到这个知识来做。
事实上,很多学生最终数学成绩是否理想,并不取决于压轴题,而是23题能否最好,水平在90~105区间的同学,不妨多做做不同卷子的23题。
至于压轴题,不说了,难是正常的,不难才不正常。当你能够做到完美解决基础题(拿满80分),尽量做好中档题,压轴题尽人事,分数就不会差。
再说一遍,数学中考不难,但数学提高没有捷径。
这么多今年和往年的各区和各校真题,一道一道题去做,去总结,去避免重复犯错, 在这过程中你自 然而然会越来越好。